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甘南政协志》
  • 编纂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协志编纂委员会
  • 编纂人员:马建新
  • 页数:92
  • 出版单位:兰州大学出版社
  • 分类:政治军事外交->政治协商会议
  • ISBN:7-311-02193-6
  • 出版时间:2003年06月
目录:

《甘南政协志》

图片

图为政协甘南州第十届委员会全体常委合影。

中共甘南州委副书记、政协甘南州第六届委员会主席卢世仁在州直机关职工大会上讲话。

图为迭部林业局木材堆积如山的堆料场。

胡耀邦总书记与省上领导及州政协主席金巴观看种植的冷杉,谈种草植树。

政协临潭县九届委员会常委马杰与他人合营的临潭县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青石山电站。

图为五十年代洮河支流上能过马车的伸臂桥。

图为政协甘南州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会场一角。

图为白龙江上的舟曲县锁儿头水电站控制室。

政协甘南州第七届委员会主席郭发永近照。

图为政协夏河县第十届委员会全体常委合影。

图为政协卓尼县第十届委员会全体常委合影。

图为牧区人民公社社员向公社供销社交售羊毛。

图为大会会场一角。

七十年代,毛泽东选集再版发行后,合作地区举行庆祝大会后游行的情景。

七十年代修建的岷代公路穿过腊子口,图为岷代公路翻越的铁尺梁。

图为政协舟曲县委员会办公楼。

政协甘南州十届委员会常委桑吉兴办的合作市香巴拉三星级涉外大酒店。

图为现在的舟曲县憨班白龙江大桥。

图为政协甘南藏族自冶州委员会委员活动室。

图为政协玛曲县第十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图为政协玛曲县委员会与县人大合办楼。

甘南藏区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场设在禄塘的大帐蓬中,主席台上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黄正清正在作报告。

解放后,电影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文化娱乐和科学知识。

伸臂桥是藏族桥梁建筑之一,汉族史书称为“飞桥”。

图为政协碌曲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全体常委合影。

图为1983年政协甘南州第七届委员会全体常委合影。

图为半农半牧区牧民在秋收后,“农业学大寨”集中平整梯田。

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喜讯传到草原后,牧民群众集会声讨“四人帮”的反党罪行。

政协甘南州十届委员会委员道尔巴兴办的玛曲县洋都宾馆。

自治区成立后仍然将调解纠纷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图为夏河县副县长达吉(左三)、齐应凯(左四)在甘加现场调解与青海同仁的草山纠纷。

图为政协夏河县第十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

1953年1月,甘肃南部牧区各民族参观团在向毛主席致敬献旗前,在北京中南海合影。

图为工作组干部向牧区群众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政协甘南州十届委员会委员敏文祥与他人合营的合作市华羚干酪素厂。

《甘南政协志》合作市政协编写领导小组合影。

六、七十年代,解放牌货车满载甘南的畜牧产品奔驰在兰郎公路上。

中共甘南州委副书记、政协甘南州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香巴才让(左一)在牧区向兽防人员学习灭鼠技术。

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部长常黎夫(前左三)来甘南视察时与藏族牧民交谈。

1993年10月1日,合作地区举行了建州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自治州林业资源丰富,国家在甘南兴办了三个林业局和一个总场进行采伐。

图为反封建斗争大会上,封建土官头人向人民群众低头认罪。

甘南州建筑工程公司为州府合作建设作出了贡献。

图为中共甘南藏区工委书记朱侠夫作讲话。

1957年“反右派”运动结束后,自治州又开展了“反右倾补课”运动。

六、七十年代自治州州、县农机厂为农牧区生产制造了大量农牧业机械。

图为乡级小水电站发电机组。

1956年开始,甘南农牧区逐步走向合作化。

图为政协甘南州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场景。

《甘南政协志》的主审和主编在研究修改稿件。

建州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后,进行了民族服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