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地名照片

  • 来源:江苏省启东县地名录
  • 编纂单位:启东县地名委员会
  • 条目类型:
  • 编纂人员:
  • 页数:15
  • 分类:地情概况->地名
目录:

江苏省启东县地名录

地名照片

北三清殿,又名三圣殿。

近海大桥位于近海公社,跨通启运河,为双曲拱公路桥,长69米,宽7米,一九七八年建成。

此银杏树位于吕四镇原城隍庙内二贤祠前。庙早毁,仅存此树。

摘棉花

启东县烈士堂

清道光年间的圣旨

一九一三年倒袁军起,施方白流亡日本,入孙中山先生办作训练党人,大森浩然军事学社学习军事,孙中山先生送给施方白一只藤包,此物现藏于县文化馆。

启东港轮船码头

此墩位于吕北公社境内。墩分潮墩和烟墩,潮墩本地称救命墩,防大潮,大水之用,烟墩自明代开始至清末为抗击倭寇放烟火报警之用。吕四地区原有近四十个,现寥寥无几。

施方白是启东县北新公社人,老同盟委员,启东建县后第二任县长,一九三八年春,在武汉时被邀去陕北参观,先后听了毛主席两次报告和三次谈话,此件是施方白离延安时毛主席敬赠的,后施方白将此镌刻石上,长期珍藏。

启东棉纺织厂

吕四渔港船闸,于一九七九年扩建大洋港口时建成。是启东县渔港最大船闸。

鹤城书院原址吕四镇城隍庙内,清代于大殿东侧辟假山花卉,树木园亭,即鹤城书院,科举时诸童生考窗课,庙早毁,此匾尚存。

七门闸原名合众闸,俗名大闸,建于一九二○年。是启东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的闸。

启东县的砖瓦厂遍及全县各公社,由解放初的闷窑逐步发展到轮窑,年产混合砖约十亿块。由于轮窑燃料用煤和杂草均可,烧窑技术掌握较好,砖瓦质量高,故全国各省市同行业都来此参观学习,历年派出大量烧窑工和建窑专业队伍支援外省、市砖瓦生产。

吕四渔船修造厂一隅

此剑是红十四军启东大队(1930年4月成立)当时使用过的,现藏于县文化馆。

大米草自一九六六年开始引种试验,现已在四十公里长的海滩上种植了八万多亩,它能起到由滩促淤;增加土壤有机质,缩短培垦周期;改变海滩小气候;促进生态平衡等作用,也是食草动物的优质饲料,是农田的有机绿肥,是造纸和农用绳索的原料。现年产大米草约二亿斤。

后土之神为后天宫之奠基石,天后宫又名海神庙,座落于三甲公社盐场大队西南角,据传该庙建于清乾隆初年,曾有四个县(南汇、崇明、海门、南通)的县官,每年八月来此朝拜

银杏树位于吕四镇东南角文昌宫内,文昌宫于抗日战争时被毁,仅存此树,其树冠形似扫帚,故俗称扫帚树,曾是渔船航行的自然航标。

图为水陆两路将棉花运往轧花剥绒厂

海滩紫菜养殖一隅

吕四渔港 木刻 徐国卫作

自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六六年二月,沿江坍势持续发展,坍失土地137304亩,坍没十三个自然镇和一所母后天主堂。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五年,迁移坍民7130户,自一九六五年开始修筑丁坝和块石护坡治坍,江岸线基本趋于稳定,沿江公社在江边复堤造田,总面积达5.6平方公里。图为保坍工程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