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南海市水利志(1979-2002)
  • 编纂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水利局
  • 编纂人员:陈建良
  • 页数:26
  • 分类:工业->水利工程
  • 内容时限:1979-2002
目录:

南海市水利志(1979-2002)

图片

2002年南海市防洪窦闸位置示意图

丹灶界牌引水工程施工人员以“建筑施工要向用户负责、向社会负责、向历史负责”精神,严格掌握工程质量。

官山水(船)闸工程灌注混凝土

1996年12月18日,国家防汛防旱总指挥部工作组领队、国家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右一),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游宁丰(右二),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张达辉(右三),在南海市委副书记蒋顺威(左三)陪同下,视察樵桑联围官山水(船)闸重建工程工地。

2003年5月,位于石(啃)水闸的区域性、大范围综合自动化工程——四乡联围自动化调控系统投入试运行。在控制中心可对已接入系统的7座电排站、12座水(船)闸实施自动化监控、远程图象监视、统一调度,实行现代化管理。

园田化的大沥围田区

1996年8月31日,国家水利部授予南海市“全国水利经济十强县”称号。

2002年南海市小(二)型以上水库位置示意图

1993年11月,国家水利部授予南海市水电系统“全国水利综合经营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樵桑联围东海水(船)闸重建工程1997年10月20日动工,1998年5月8日竣工。水闸3孔,每孔净宽8米;船闸闸首宽8米,船室长50米;桥面宽5米交通桥1座。

2002年南海市堤围险段位置示意图

1994年新建的北村水(船)闸(新貌)

1996年7月22日,佛山市长梁绍棠(右一)、市委副书记邓威楹(左一)、市水利局局长李家平(左二)检查樵桑联围西樵龙湾基险段度汛工作。图为南海市水利局局长邹铭祥(右二)在现场汇报。

佛山大堤罗村米步凼堤段全长1252米,1989年冬开始分期进行整治加固,2002年工程按计划完成。

1998年11月26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右三)、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薛建枫(右一)视察南海水行政执法、管理工作。

九江上西鱼塘整治机械化施工

1998年7月3日,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右三)、省委副书记高祀仁(右二)、副省长欧广源(右四)、南海市领导在南海抗洪前线。

桂城堤围与市政建设和环境美化结合:堤路合一按标准培修加固、植树种草绿化、装设路灯。图为佛山大堤(内堤)四乡联围南海桂城段。

黄岐泌联围堤路结合

南海市水系图

丹灶界牌引水工程2000年10月16日动工,2001年5月19日竣工。水闸2孔,每孔净宽4米。以引水为主,兼具防洪、排水灌溉功能,受益面积5.86万亩、人口4万多人。

东风水库属南海规模最大的水库,集雨面积10.85平方公里,总库容1024万立方米

樵桑联围西樵龙湾基险段从1989年起有计划逐年进行整治,现全长1356米已完成达标加固。

九江上西村实施‘金瓯工程”改造的3000亩鱼塘

平洲黄(掠)水闸改建工程2001年11月25日动工,2002年6月竣工。水闸3孔,每孔净宽5.5米。

佛山大堤小塘堤段长10.4公里,其中曾于1994年6月洪水出现险情的大凼段长200米。全堤段已整治加固,按50年一遇超高2米的标准培修。

1998年7月1日,佛山市委书记林浩坤(右一)、市长梁绍棠(右二)、南海市领导在南海抗洪前线。

2002年12月,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右一)、市长梁绍棠(右二),在南海市领导陪同下,视察南海水利工程。

2002年5月1日,官山水系实现自动化调控。以官山水(船)闸为控制中心,通过光纤连接西樵官山、三多、太平、一拱和丹灶界牌等5个水船闸以及官山泵站、吉水电排站。实时收集和处理各闸站的测量、控制、保护等数据,并实现远程监视、控制以上闸、站的运行,同时将有关数据传送市三防指挥部信息中心。

重建前的官山水(船)闸旧貌

2002年南海市主要灌溉站位置示意图

小塘飞鹅岭电动灌溉站

桂城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军桥至石(啃)桥全长3.4公里的河堤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2002年7月3日,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右三)、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少华(右四)、佛山市委副书记邓威楹(右六)视察南海水利工程。

1996年9月20日,依据《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水法规,清拆了南庄罗格围长400米的柏塑堤段内外坡管理范围内,涉及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4个省(自治区)、30多个县市人员聚居的86户、96间、建筑面积共5038平方米的历史遗留违章建筑物。

2000年5月22日,全市民兵预备役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比赛。

1998年7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左二)、省军区司令员温玉柱(左一)等省领导在南海防洪前线。

里水里水村“三面不见土”排灌渠

1998年7月1日,佛山市委副书记邓威楹(右五)、南海市领导在南海抗洪前线。

平洲三洲水闸排水站工程2001年10月25日动工,2002年7月竣工。水闸3孔,每孔净宽6米;排水站装设口径1200毫米水泵3台、装机容量3×280千瓦。

1992年8月,原省长刘田夫为南海市水电系统题词:“综合经营兴旺发达”。

1999年11月15日,南海市企业转换机制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南海市水利水电工程公司转制改组为由政府、集体、个人持股的“南海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图为第一届股东大会。

樵桑联围九江铜鼓滩险段整治工程,始于1991年12月逐年分期施工,2001年3月,全长800米已得到有效整治。

重建前东海水(船)闸旧貌

2002年南海市主要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1955年3月建成的里水水口水闸(旧貌)

赤坎水库(仙湖)旅游业

始建于1959年的北村水闸(旧貌)

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四乡联围桂城段

西樵太平水船闸枢纽工程1999年12月30日动工,2001年3月20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