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八五○农场志(1985-2000)》
  • 编纂单位:八五0农场志编纂委员会
  • 编纂人员:李华森;郝振武
  • 页数:20
  • 分类:农业->农业综述
  • 内容时限:1985-2000
目录:

《八五○农场志(1985-2000)》

图片

2000年9月,八五○农场在哈尔滨召开知青联谊会。

1992年以来,每月25日为农贸大集。每次大集摊位达400多个,客流4000人左右,上市品种2000多种,日成交额20余万元。

1972年,三十八团文艺宣传队下连队演出途中。

兴办家庭农场后,家禽由公养变为户养,2000年家禽总数达6.9万只。图为鸭、鹅养殖场。

建成于1972年的卫星糖厂1984年扩建后,日处理甜菜750吨,直到1991年,年产白糖1.33万吨,年均利润280万元。图为该厂生产的绵白糖。

1990年8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到八五○农场视察慰问。

1996年,卫星乳品厂并归完达山乳业集团,图为该厂生产的完达山牌豆奶粉。

1989年7月26日,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前中)一行9人,到八五○农场视察“三江攻关”情况。

节水灌溉

种子加工厂设有一套烘干生产线,日烘干种子120吨。1998年,农场投资161万元,续建种子仓8座,仓贮能力达4800吨。图为种子加工厂外景。

1988年建成的物资科加油站,建筑面积360平方米

到1996年,农场转让给家庭农场各类农机具设备1210台套,家庭农场全面实行“四到户”、“两自理”。图为家庭农场成员在检修农机具。

1989年,农场修造厂研制成气吸双条精量点播机,1991年研制成双圆盘气吸式排种器,共外销267台套。图为气吸式双条精量点播机。

1998年,农场引进移栽灵生产技术,1999年10月,与北京移栽灵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移栽灵混剂。移栽灵已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1991年1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出席八五○农场在北京举办的“糖乳产品展示会”,并题词:实至名归。

航化作业

1969年7月,三十八团政治处知青学习小组在学习

农场行政机构图

八五○农场地理位置图

1998年建成的花园式住宅小区。

家庭农场在收割青贮多汁饲料

平山林场的养鹿场,年均存栏马鹿近100头,年均产茸53.5公斤。

到2000年,家庭农场承包耕地44.1万亩,占全场耕地总数的94.2%。图为家庭农场在麦收。

农场场部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1998年建成的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内设教室、办公室以外,还有56座位语言室和拥有48台电脑的微机室。

知青女子班在场院

1986年3月22日,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汝平、田华率慰问团一行22人到八五○农场慰问演出,上图为他们与农场都分同志在农扬文化宫前的合影。

1986年,农场中学获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八五○中学

农场文化宫始建于1983年,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1992年10月,在文化宫西侧,安装了一座40米高的微波天线铁塔

1990年8月,王震看望八五○农场老军垦战士。

1987年建成的卫星生物制药厂,能生产生物杀虫剂、生物复合肥、生物钾肥等,年生产能力1万吨。图为该厂外景。

1996年,农场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农场党政领导班子共商发展大计。

1998年7月,牡丹江分局在八五○农场举行中小学生运动会,农场小学组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6年建成的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的农场职工医院住院大楼。

日生产大米100吨的卫星精米厂精米加工车间。

生物钾肥

1972年,三十八团巡回医疗队下连队。马车上年轻者为知青。

2000年8月,北京知青、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前左三)回访八五○农场。

2000年9月,八五○农场在上海召开知青联谊会。

2000年9月,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大豆专家杨庆凯(右三)与专家组一起来八五○农场,对国家“九五”大豆示范工程项目进行现场验收。

1999年,农场推广水稻育秧钢骨架大棚,当年落实550栋。图为九队大棚区。

水稻田兼养河蟹,提高亩效益。图为科研站一农户在收获河蟹。

农场拥有大片绿色草地,是理想的天然牧场.图为绿色养牛基地一角。

90年代以来,农场逐年扩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到2000年水稻面积26.5万亩,占全场耕地面积的56.6%。图为科研站绿色水稻基地。

农场自用铁路专用线及仓储站台。

1996年以来,每年春节前农场宣传部、工会都组织农场书画协会的离退休干部为基层群众义务写春联。

八五○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