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志
  • 编纂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志》编委会
  • 编纂人员:徐菊生
  • 页数:16
  • 出版单位:地震出版社
  • 分类:文化体育->文化体育综述
  • ISBN:978-7-5028-3199-8
  •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目录: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志

图片

流动人卫激光测距仪在野外观测

2002年6月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右一)来地震研究所检查指导工作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一瑞昌地震,湖北省副省长周坚卫(左三)在黄梅视察地震灾情

湖北咸丰1856年大路坝地震遗址考察

假日郊游

阳台小景

震宛合唱团

1990年李瑞浩任“全球大地动力学计划”组委会成员

形变台网技术管理

JSJ综合检验仪获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加拿大重力专家Smilie教授(左二)访问地震研究所

1997年11月国家地震局局长陈章立(左三)、副局长陈建民(坐一)来地震研究所调查工作

在地震研究所实验室内进行光弹试验

1992年11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艾伦(C.R.Allen)教授访问地震研究所

1996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颁奖大会的代表合影(蔡亚先为代表之一)

湖北省人民政府嘉奖令

用JCY-3型激光测距仪进行海上雷达基线测量

王琪的论文在美国《Science》上发表

1998年6月湖北省副省长王少阶(左三)、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葛治洲(右二)在地震研究所检查工作

教育工作会议

1999年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左一)为傅辉清颁发国家发明奖证书

张世照、李树德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在南极长城站留影

2001年10月地学减灾及工程安全性动态形变监测技术与预报方法国际培训班学员合影

横渡万里长江

1999年11月国际固体潮委员会主席、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竹本修三(左二)参观武汉地磁台

硕士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01年6月美国NASA官员、ILRS中心局主席Mike Pearlman博士访问地震研究所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现场考察

1988年9月德国汉诺威大学托尔格教授(左一)和西伯教授(右一)在云南滇西地震试验场检查中德合作项目执行情况

1988年中美在武汉联合召开地壳形变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中方负责人赖锡安(右一)在会上致开幕词

1993年9月湖北省副省长韩南鹏(右二)会见方樟顺局长(左二)并与研究所领导亲切交谈

1986年5月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台长、IUGG秘书长梅尔基奥尔(前排左三)访问地震研究所时在黄石固体潮实验站参观考察

1993年9月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前排中)来地震研究所检查工作与所领导合影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遗址考察

1986年地震研究所20余人参加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中南海接见会议代表并与代表合影

1991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国防要闻报道卢森堡向中国专家高文学、蔡惟鑫授勋

王大珩院士参加重力基线场鉴定会,与到会代表讨论研制绝对重力仪的有关问题

语言培训

2003年11月伊朗能源部副部长萨伊德(右五)率水电投资与水电技术科学家代表团访问湖北省时,辜胜祖副省长(右四)接见代表团

马瑾院士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199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出席国家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的代表合影(傅辉清为代表之一)

1985年10月日本名古屋大学志知龙一(左一)、纬度观测所中井新二教授(左二)在庐山重力基线场执行中日合作项目

2005年9月俄罗斯Sibgatulin.Victor博士(右一)、Lobatskaya.Raisa教授(左四)访问地震研究所

ISO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论证

1992年11月美国国家海洋与气象总局W.Fischer博士(左二)访问地震研究所

1986年11月保加利亚维尼迪科夫教授(左四)访问地震研究所

青藏高原上GPS地形变观测

1984年10月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德国汉诺威大学大地测量研究所所长、重力专家托尔格教授(左三)访问地震研究所

2005年11月美籍华人、美国地质调查局终身教授金继字先生(前排左二)访问地震研究所

1986年8月比利时王储菲利普阁下(前排左一)访问地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