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启东县水利志
  • 编纂单位:启东县水利局
  • 编纂人员:李质彬
  • 页数:23
  • 分类:工业->水利工程
目录:

启东县水利志

图片

十、图为公元一九五〇年三月十三日,以工代赈修堤开河,大兴水利工程之二——海复区石堤乡民工在石堤岸挑土施工情形。

六、图为公元一九五〇年一月十七日,苏北行署救灾委员会主任委员计雨亭视察小洋港淤塞情形。

嘉庆十一年吕四坊图

七、图为公元一九五〇年三月,以工代赈开河修堤,大兴水利工程情景之一——民工在蒿枝港工地戽水。

清代江口以北岸线变迁图

南通地区启海平原及其邻近地区地貌分区和地貌成因图

二十四、图为公元一九八四年春吕四海堤乾砌块石护坡改建灌砌角石的一个镜头。

十六、图为首期举办并港建闸工程之一——三条港闸于公元一九五五年七月竣工留影。

唐代以前江岸变迁示意图

二十一、图为东元公社一〇大队小型水利园田化,于公元一九六五年飞机拍摄。曾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

四、图为公元一九四九年涝灾后的灾民生活情景之二——灾民摘首蓿当作代食品。

八、公元一九五〇年三月二十一日,南通专署建设处勘察队勘察以工代赈疏浚蒿枝港河施工留影。

十三、公元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台风暴潮冲溃海复区四堤岸。图为当时堤岸内居民房屋被冲在一起,居民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

启东县一九四九年港口河道涵闸位置图

宋代江岸线示意图

二十三、图为公元一九七八年新建的通启运河下游排水人海工程——塘芦港新闸全貌。

五、图为公元一九五〇年春荒严重,全县十七处供销合作社(之一)为灾民发放救济粮和调济农副产品的情景。

明代江口以北岸线变迁图

启海平原成陆演变示意图

图状沙有现明崇

十二、图为公元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县长梁尚人与各界代表一起验收大庙港疏浚工程。

十四、图为公元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台风暴潮冲溃海复区四堤岸后,合堤乡民工抢修三堤的战斗场面。

十一、图为公元一九五〇年汛前,江堤修防处派员视察汇龙区鹤群乡民工在长江退堤挑土施工情形。

十九、图为公元一九六O年五月十五日,新三和港北段新辟骨干河道竣工行水。

启东县一九八四年堤防、河、阐位置图

三、图为公元一九四九年涝灾后的灾民生活情景之一——汇龙地区干部向一部分求乞的灾民宣传生产自救为主,政府救济为辅的方针,动员他们安心生产。

二十、图为通吕河下游人海工程大洋港闸,于公元一九六五年飞机拍摄。曾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

十八、图为公元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万劳动大军,从全县各地开赴通吕运河工段的情景之一。

二、启东县解放初期(即公元一九四九年)发生大涝灾。图为全县人民排水救苗的情景之一,忠群乡一部分群众在排水抢救。

一、公元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外石堤破圩,四十棉田变为海涂。留下六十四个水泥墩子,作为水利失修的证物。图为公元一九五〇年南通专署生建处副处长曹卜仁由县生建科副科长李质彬陪同视察外石圩滩面情形。

光绪海门厅总图

十五、图为一枚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章——房东县政府于公元一九五一年秋季第一次举办区乡农田水利工程训练班时,铸发纪念章予受训学员。

二十二、图为长江筑(砧)治坍工程的一个镜头。是公元一九六九年我国在阿尔巴尼亚展出的水利展品之一。

十七、图为第二期举办的并港建闸工程之二——贯通各港的南引河西段新辟工程,于公元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四日兴工摄影。

九、图为公元一九五〇年四月二十七日,华东军政委员会视察团视察蒿枝港疏浚工程,并调查了解合中闸被敌破坏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