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会泽林业志(1996~2008)
  • 编纂单位:会泽林业局
  • 编纂人员:朱兴忠
  • 页数:22
  • 出版单位:中国林业出版社
  • 分类:农业->林业
  • ISBN:978-7-5038-5718-8
  • 内容时限:1996-2008
  •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目录:

会泽林业志(1996~2008)

图片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经历了3年前期工作、5年项目实施、6年后续管理后,于2006年9月26日在昆明顺利通过最终评估。图为德国专家在会泽检查验收该项目。

老厂林业站办公楼

随着会泽生态环境的日趋改善,每年农历的九月九至三月三有400余只黑颈鹤到大桥国家级黑颈鹤保护区越冬。

绿色通道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已绿化4148公里。图为会娜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掠影。

矿山马蹄踏瞭望台

2007年7月24日,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朝欢(右一)到娜姑调研核桃产业。

县委书记何汝利到林业局调研

2009年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

1999-2008年,天保工程累计造林45.08万亩,落实森林管护面积328.4万亩,落实管护人员1092人。

2007年3月28日,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白成亮(右三)到会泽调研林业工作。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被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

纸厂乡浑水塘村邵聪安家1棵200余年的核桃树,胸径达到1.8米,年产核桃2000余斤,产值达到1万余元。

2008年12月,执法人员统一着装。

日趋完备的办公设备

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党政班子

县林改办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宣传工具的作用,为林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图为林改办在金钟制作的墙体标语。

2008年7月10日,全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会召开

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森林资源管护的重要手段,已建立了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鲁纳黄衫自然保护区和驾车华山松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已达34.4万亩。图为鲁纳黄衫自然保护区。

2008年行政班子

野马林区派出所综合楼

2008年纪委班子

2008年党委班子

2008年12月26日,全县核桃产业暨抚育管理培训会在迤车镇召开。

2007年8月15日,县委书记何汝利在林改工作动员会上作重要讲话。

2008年,因冰冻灾害受损严重,全县有50余万亩森林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9000万元。

建设中的上村林业站办公楼

县城面山石漠化治理工程区

会泽县能源建设工作以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着力点。到2008年共建沼气池33499口,改节能灶74495万户,推广太阳能11695平方米。图为沼气池“三位一体”配套。

2008年1月19日,县林业局为金钟、娜姑、乐业、待补购买农用拖拉机,切实解决农村沼气“建、管、用、修”等问题。

1996年1月至2002年5月党政班子

参加《会泽林业志》评审人员

双叉河苗圃基地面积达到360亩,是云南省最大的核桃种苗培育基地,年可出圃优质种苗400万株。

到2008年末,会泽县退耕还林面积达到了32.5万亩,累计投入补助资金达到1亿3千万,项目区群众受益率达80%。图为金钟镇温泉村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区。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会泽县建立和完善了预测预报及防控机制,使病虫害平均监测覆盖率达80%、检疫率达85%。到2008年末,累计防治森林病虫害面积124.16万亩,防治率87.6%。

2006年9月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德祥到会泽调研能源建设工作。

县城面山绿化工作于2002年启动,采取爆破、客土、施用保水剂、专业队造林等多种超常规林业科技手段,共造林3.5万亩,累计投资3063.98万元。

2002年6月至2004年9月党政班子

林业局大门

雨碌乡陡红古树村百年以上古树有50余棵,最高古树龄达到一千余年。

硕果累累

1989-2000年,长防林工程累计造林70.41万亩,有效遏制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势头。图为矿山马蹄踏国家长防林造林基地。

燃放敌敌畏插管烟剂防治森林病虫害

《会泽林业志》评审委员会成员

待补镇德援项目造林区

局机关办公大楼

2007年8月15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国宝对林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双叉河苗圃基地优质核桃种苗

2007年4月16日,中共会泽县林业局委员会第三次党员大会隆重召开。

2008年11月13日,省林业厅厅长陈玉侯(右四)率省种苗站、省林科院等部门领导到会泽调研林业工作。

2006年10月17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海芳(右二)到纸厂调研核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