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新方志 > 临淄四中校志(1958-2008) > 第二章 往昔年华、峥嵘岁月

第二章 往昔年华、峥嵘岁月

  • 来源:临淄四中校志(1958-2008)
  • 编纂单位:《临淄四中校志》编纂委员会
  • 编纂人员:杜希铭
  • 页数:266
  • 分类:教育->中学教育
  • 内容时限:1958-2008
目录:

临淄四中校志(1958-2008)

第二章 往昔年华、峥嵘岁月

第四十七节 2004年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跨跃式前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

第十五节 1972年卫校长虽平反不幸辞世尼克松初访华震惊中外

第四十六节 2003年创力特色学校大有声望各种荣誉奖励纷至沓来

第四十四节 2001年新理念狠抓学校文化建没重发展高举道德学问旗帜

第十四节 1971年响应号召创办学校农场遵从指示整顿教学秩序

第二十四节 1981年架专线解决照明用电买汽车改善运输条件

第三十七节 1994年讲文明抓体育突出办学特色买新车多联系加大高考投入

第二十八节 1985年勤学善教喜迎首个教师节团结奋进全校师生同欢庆

第四十九节 2006年精细检查各项工作争创一流严格管理打造临淄教育品牌

第十三节 1970年 临淄县从昌潍划归淄博市 边树生是英雄名扬山东省

第四十二节 1999年四十二年校庆展示办学成果增进师生友渲购大客车一辆方便教工上班有利教育教学

第一节 1958年 如火如荼 三面红旗迎风扬 立足立鼎 两借宝地暂栖身

第十七节 1974年“批林”又“批孔”再掀高潮“贫宣”代“工宣”大战农场

第九节 1966年 “五·一六”通知 点燃“文革”之火 “红山指”麾下 组建“海燕”兵团

第四十节 1997年创规范找准发展突破口修大路再现学校新形象

第二十三节 1980年恢复工会首届主席李恕运十一年后再招初中“十三级”

第三十二节 1989年“四个坚持”定信念一心教学抓基础

第四十一节 1998年勇士区建新楼区属学校第一家教职工搬进城安居乐业就是好

第三十六节 1993年住宅楼竣工皆吞迁群隋振奋校办厂红火都盈利投入教学

第四十五节 2002年西扩校园卅五亩学校面貌天翻地覆焕然一新各项投资千余万凝心聚力打造农村教育品牌

第二十五节 1982年闰学仁奉命调临淄师范赵克新主持盖办公大楼

第三十八节 1995年强化责任人管理体制探索多汪书办学模式

第十六节 1973年“白卷事件”“反潮流”推荐选拔遭冲击

第三十节 1987年校风正学风浓一派勃勃生机抓质量看高考人数遥遥领先

第八节 1965年 德智体美劳 面面全发展 乒篮跑跳投 项项皆有名

第四十八节 2005年体育成绩多女子足球最荣光教学功劳大本科上线创新高

第三十三节 1990年师生努力各界支持学校面貌大改观完成校改获省表彰校园环境第三名

第二十一节 1978年二十年来学校首扩且人员大增两度高考创出佳绩新招生三百

第六节 1963年 建大门 校园初具规模 学雷锋 邻村群众赞誉

第四十三节 2000年建新楼扩班额为普及高中做准备购微机配电视给信息教学创条件

第二节 1959年 征地三十亩 扎根桐林村 师生齐努力 创建新校园

第十八节 1975年与科学文化知识彻底《决裂》把会计、农机、文艺全部办班

第二十九节 1986年打井买车扩校园初展宏图检查评比区第一名声大振

第三十一节 1988年订制度抓管理争创规范走出去请进来拓宽视野

第三十九节 1996年临淄区建新校引发人事变动校委会再调整稳定教师队伍

第二十二节 1979年落实政策整修校舍招收一个复习班七月高考成绩斐然蟾官折桂常兆华

第三节 1960年 校初成 王文明调离 迎困难 卫荆华上任

第五节 1962年 “乌河明珠”发电 师生欢欣鼓舞 巩固充实提高 执行国家政策

第十二节 1969年 “四个首先” 展示“九大”丰功伟绩 元月入学 招收首届高中学生

第三十五节 1992年借春风展宏图创建校办工厂抓教学提质量发展是硬道理

第十九节 1976年巨星一年三陨落乾坤不定两难从

第四节 1961年 恢复原名 山东省临淄第四中学 首届毕业 升高中一举全县夺冠

第五十节 2007年五十年风雨沧桑一路走来喜迎校庆盛典四中入朝气蓬勃承前启后再展学校辉煌

第十节 1967年 两相争 “兵团”遭围攻 “三结合” 成立“革委会”

第二十六节 1983年建教室焊铁床改善条件种荷花栽垂柳美化校园

第十一节 1968年 誓将“美、修、反” 统统打倒 确把“四无限” 条条上纲

第二十七节 1984年重“四化”建没提高教师素质是根本新班子奋争创出全区一流好成绩

第二十节 1977年“三中全会”狠批“两个凡是”重开考场再抓教学成绩

第三十四节 1991年抓德育教育学校首设政教处重班子建没四中重组校委会

第七节 1964年 比学赶帮超 创全县一流成绩 与工农结合 走门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