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大庆油田志》(1959-2008)
  • 编纂单位:大庆油田志编纂委员会
  • 编纂人员:陈广玉
  • 页数:30
  • 出版单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分类: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 ISBN:978-7-207-07642-7
  • 内容时限:1959-2008
  •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目录:

《大庆油田志》(1959-2008)

图片

1966年5月3~4日,周恩来第三次视察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和原油采收率第一。

康世恩来大庆油田检查指导工作。

1960年,会战职工因地制宜,业余时间建造干打垒。“干打垒精神”、“人拉肩扛精神”、“缝补厂精神”、“修旧利废精神”、“回收队精神”和“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被誉为大庆油田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

2000年8月24~25日,江泽民第二次视察大庆油田。

职工家属开荒种地,支援油田建设。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第三次视察大庆油田。

2007年12月5日,中国石油天然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工程——大庆至哈尔滨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投产。

从1976年首次上产5000万吨到2002年,大庆油田持续27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创造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马富才来大庆油田检查指导工作。

1960年3~4月,萨66、杏66、喇72井先后喷出高产油流,由此勾勒出大庆长垣萨喇杏主产区,被称为“三点定乾坤”。图为会战领导小组挥师北上萨尔图主战场。

1959年9月26日,位于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高台子隆起上的松基3井喷油,宣告大庆油田的诞生。

1996年7月2~3日,李鹏视察大庆油田。

1962年6月21日,邓颖超视察大庆油田。

1964年以来,加强“三基”工作一直是大庆油田的优良传统。

1970年3月,周总理作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基本功”的批示。大庆油田开始拨乱反正,重现生机,为支撑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作出重大贡献。

余秋里来大庆油田检查指导工作。

大庆油田开发现状图

唐克来大庆油田检查指导工作。

铁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为油拼搏奉献。

1986年8月24日,乔石视察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2项。

2009年6月26日,胡锦涛第三次视察大庆油田。

1969年4月,参加中共九大的铁人王进喜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揭开了中国石油工业新篇章。

2007年12月,大庆油田获“中国工业大奖”,标志着大庆油田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宋振明来大庆油田检查指导工作。

2006年9月5~8日,贺国强视察大庆油田。

1998年8月3~4日,吴邦国视察大庆油田。

陈耕来大庆油田检查指导工作。

2005年6月15日,南三油库接卸俄罗斯原油改造工程竣工,首车俄罗斯原油运抵大庆,标志着大庆油田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贸易型企业转变。

1960年4月29日,会战领导小组在萨尔图组织召开万人誓师大会,大庆石油大会战正式打响。

2004年,大庆油田开始实施“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战略。

1960年4月,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作出了《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大庆人靠“两论”起家。

1964年5月6日,彭真视察大庆油田。

2008年大庆油田党政领导。

2008年7月16日,大庆油田召开高科技新会战誓师大会,吹响了向4000万吨持续稳产目标进军的号角。

2008年7月22日,李长春第二次视察大庆油田。

1963年9月13日大庆《战报》首次宣传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集中体现了大庆石油人主人翁思想和高度自律精神,是大庆油田的优良传统。

蒋洁敏来大庆油田检查指导工作。

1977年4月16日,李先念第二次视察大庆油田。

1962年8月22日,叶剑英视察大庆油田。

1994年4月12-14日,朱镕基视察大庆油田。

1962年“一把火烧出”的岗位责任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得以修订完善,成为大庆油田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为国内工业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96年起,大庆油田工业化推广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聚驱年产油量于2002年突破10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三次采油技术研发基地。截至2008年底,聚驱产油量累计达到1亿多吨。

1964年1月,毛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从此,大庆油田成为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图为1977年4月20日在大庆举行的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开幕式现场。

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图为人民解放军于1960年5月抢建大庆油田首条输水管线——八一管线。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第三次视察大庆油田时指示:“要把大庆油田建设成美丽的油田。”

1975年6月,通往抚顺、大连、秦皇岛、北京的国内第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全线竣工,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动脉。

2003年5月30~31日,贾庆林视察大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