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福州电信志
  • 编纂单位:福州电信局
  • 编纂人员:陈建国
  • 页数:22
  • 分类:交通邮政信息产业->电信
目录:

福州电信志

图片

1989年4月开通投产的瑞士哈斯拉T203型程控用户电报及低速数据交换机。

1994年华林电信营业厅首创低柜台服务。

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于1954年1月1日实行公私合营,结束了42年的私营历史,合营启事登于1954年1月1日的《福建日报》。

IC卡话机

90年代的“128”无线寻呼人工服务台。

1985年10月11日邮电部部长杨泰芳莅临视察。

1947年建于仓山太平巷(现为信平路)的福州电信局旧址,50年代末为福建省载波机厂驻地(原屋已拆重建)。

1987年局乒乓球队获全省邮电“绿衣使者杯”男女团体冠军、男单冠军、女单亚军。

1995年5月17日在省电视台举办“世界电信日知识竞赛”。

1990年福州开始建设移动电话,图为三叉街移动电话基站。

1986年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莅临视察.

1994年成立的省分组交换的网管中心。

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南京邮电学院、福州电信局共同研制并于1988年开通的全国首套省内网8Mb/s彩色电视会议电话系统。

1964年在东街口邮电大楼安装的发电机组(50kw/台)。

1964年、1966年、1967年以迅速准确的通信保障,配合人民解放军击落台湾飞机,受到福州军区和省邮电管理局的表彰。

1991年自行研制成功的FDAPS-I无线自动寻呼设备。

80年代DD-14长途半自动对端机。

1963年6月9日在东街口邮电大楼二楼开通了国产ATC-47式步进制市话自动交换机,电话号码从4位升为5位。

1996年5月17日开办集咨询、展示、引导、查询、缴费、演示、营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信枢纽大楼营业厅。

下右图:1990年5月建成的马尾分局亭江支局电信偻。

1982年11月27日福州在全国率先开通万门程控。图为设在东街口邮电大楼二楼的东街母局(8000门)机房。

1963年在东街口邮电大楼安装的蓄电池。

1987年1月开通的程控自动转报控制室。

1964-1984年投入大量劳动力的人工有线报房。

早期人工交换机—磁石市话交换机。

1994年2月投产的省环网数字微波,使我省的长途数字传输的双路由有了保证。

1915年交通部在福州汤门设立“福州无线电局”,图为1916年1月1日开局经营无线电报业务的通告。

1994年福建省第二届工业品博览会上,省委书记贾庆林在省管局上官启文局长、福州电信局刘平局长陪同下参观电信新技术展品。

电信枢纽大楼营业厅内供用户休息的舒雅座席。

60年代国产的电阻式桥分器会议电话汇接设备。

1994年开通投产的多功能传真存储转发。

1985年起安装投币式电话机。图为安装于东街口邮电大楼营业厅的投币电话机。

1994年引进投产的DDN节点机和网管控制终端.

1985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理莅临视察。

1916年开始装用的韦斯登自动发报机等设备。

中右图:1993年7月建成的琴亭电信大楼。

与1982年万门市话程控同时引进的长、市话计费计算机(F-230-38型)。该设备于1997年报废后被省邮电管理局文史中心征集为文物。

1997年省委书记陈明义到专网机房看望屏山分局职工。

60-80年代无线报房设备。

60-80年代使用的ZM202型三路载波电话终端机。

下左图:1989年建成的凤凰电信大楼(位于工业路北端),楼上为通信机房,底楼为电信营业厅。

清末电报创办初期报务员在莫尔斯机上收发报。

1989年3月开通的福州—漳州模拟微波960路,保证了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的长途传输双向路由的畅通。

1989年9月投产的福州—南平140Mb/s光缆传输设备,开通了第一条福州至省内各地市的长途光缆电路,揭开了福州长途电路由模拟传输方式转向数字传输方式的新纪元。

1983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李先念莅临视察。

70-80年代东街口邮电大楼使用的蓄电池组。

1996年投产的电力监控中心(位于电信枢纽大楼)对全市各主要机房电力设备及各通信机房空调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福州解放后,市军管会接管交通部福州电信局的文件。

舞蹈“128台回旋曲”获福建省第八届音乐舞蹈比赛金奖。

1997年马尾开发区的君竹路是福州地区第一条IC卡电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