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片

  • 来源:厦门市政志
  • 编纂单位:《厦门市政志》编纂委员会
  • 条目类型:
  • 编纂人员:陈耀荣, 曹友德
  • 页数:16
  •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 分类:城乡建设->市政工程
  • ISBN:7-5615-0457-8
  • 内容时限:0000-1989
  • 出版时间:1991年10月
目录:

厦门市政志

图片

鳌园路(1978年改为石磗路面)

湖中路桥(1985年12月)。

下图:湖滨北路(1984年12月)。

杏林区纺织西路(建于1985年)。

湖滨东路南段(1985年9月)

因郑成功演武池得名的演武路(左侧为厦门大学宿舍楼群)。

新建导流堤引海水入湖搞活水体之导堤头。

吕厝高杆灯吊裝完毕燃鞭炮庆祝

上图:厦门市人大代表视察导流堤头情景。

向国务院建议修筑高集海堤和鹰厦铁路的爱国侨侨领陈嘉庆先生(前排左二)。

沥青施工情景(图①③为1967年以前)

员当西堤闸门全景。

3.沥青接卸站一角-贮罐(1985年)。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磯)(左二)在编委员上发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马路-霞溪路(1953年)。

湖中路(1984年12月)。

厦门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孙泉城局长(左三)出席<厦门市政志>编委会成立会议并讲了话

2.日产240吨的LB~30型沥青搅拌机(1987年)。

1.1967年自行设计日产64吨沥青搅拌机,1975年7月改选为沥青自动化、半自动化,日产逹88吨。

莲花新区

厦门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厦门市政志》编委会主任张益河(右五)在编委会上讲话

上图:湖滨南路(1984年4月)。

湖滨西路(1987年11月)。

高杆灯入底座情主。

下图:员当湖引海水入湖搞活水体工程竣工,并于1990年7月4日开始纳潮。图为市公用局张副局长(右)和污水工程筹建处洪副主任观察闸门情景。

杏林碑头高杆组合灯(1988年2月)。

嘉庆路(1978年改为石磗路面)

湖滨东路桥(1985年5月20日)。

4.接卸站专线铁路。

湖里鸿宾路(右侧为悦华酒店)建于1985年。

湖滨南路高压纳灯(1983年10月)。

杏林区杏西路(建于1973年,1987年拓宽路面完工)。

横跨高崎-集美海峡的第一条长堤(1957年2月竣工)。

1982年厦禾路改建路段。

湖里工业大道(左侧为厦华电子有限公司、右侧为丽轩酒店)建于1984年。

鼓浪屿环岛路(1987年)